分团委、学生会
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分团委、学生会 > 正文

聚力同行,向阳而生——2021级公共事业管理团支部风采展示

作者:   时间:2023-12-20   点击数:

一、团支部建设情况简介

21公管团支部是一支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青年团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绽放积极、团结、向上的青春力量。



(一)立足党团发展, 赓续红色血脉

21公管团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定期举办团课。截至今年,支部共有52名成员,团员38人,占比72.1%;递交入党申请书41份,占团员比例107.9%;入党积极分子18人,发展对象3名,预备党员3名,团支部推优入党率保持100%。



(二)加强思想引导,铸造青春信念

为不断提升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团支部积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支部已成功举办50次团组织活动,涵盖个性化主题团日、专题团课、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同时青年大学习每期参学率高达147%,智慧团建主题教育录入率达100%。



(三)强化制度改革,规范组织建设

在校团委和院团委的指导下,依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结合本支部的现实状况,建立并完善了推优、教育、管理、评价和监督等方面的机制,有计划地推进“活力团支部”的建设。

(四)加强学风建设 助力成长成才

      自团支部成立以来,始终把学风、班风建设放在首位。以团干部为先锋,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团会,引导支部成员端正学习态度,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正申请2项专利;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6人次,省级奖项5人次,校级奖项13人次,获得校级以上奖项人数约48%;校院级以上文体类比赛获奖50余项;校院级表彰8项。



(五)践行志愿精神,贡献青年力量。

团支部积极鼓励成员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能力,贡献社会,体现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累计服务时长3135.01小时,本年度时长达644.37小时,获地市级表彰3项,校院级表彰7项。



(六)创新引领未来,品质铸就辉煌。

团支部通过开展个性化主题团日、美化环境系列活动、急救知识普及等创新活动,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平台。同时把“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团支部推动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6分以上成绩占80.8%。




二、团支部书记谈加强支部建设体会

自21公管团支部成立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加强支部建设,推动活力团支部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路和经验。以下是我作为团支书,对支部建设与活力团支部推动的体会。

(一)思路: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成员素质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注重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我们认识到,一个有活力的团支部,不仅需要成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成员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因此,我们注重对成员的思想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成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同时,我们也注重成员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探索路径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激发成员参与热情

为了推动活力团支部建设,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我们发现,通过创新活动形式,能够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例如,我们组织了个性化主题团日活动、团队拓展训练、成员技能知识科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成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进感情。此外,我们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活动,如微团课、主题讨论等,让成员能够随时随地参与支部活动。



(三)总结成功经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在推动活力团支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我们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成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养,提高成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最后,要注重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支部的建设水平。

同时秉持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态度,更有序地推进,更完满地完成始终紧跟党的发展步伐,使团支部工作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队伍上走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优化团支部的环境和氛围,使团支部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展望未来:继续努力,创造辉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成员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为成员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支部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21公管团支部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兄弟支部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活力团支部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打造更加有活力、有凝聚力的团支部而努力奋斗!(陈悦悦 张亚丽/文图 冯鑫/审核)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20526号

电话:0551--68129216   邮编:230038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