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院要闻 > 正文

使命在心,奋斗有我——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学子参与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

作者:   时间:2021-08-29   点击数:

      2021年暑假,对不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安中医学子来说,是个有些特别的暑期。疫情和汛情防控交织在一起,让青年志愿者更加深刻体会到特殊时期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公管班,也有这样一群甘于奉献的学子,他们响应大学生应主动接受劳动教育、服务社会的号召,暑假期间,没有选择在家安逸享受,而是主动投身所在地区的志愿服务和疫情防控工作,纵使大汗淋漓,身心俱疲,危险相伴,也无怨无悔!

      “我可以” 

      20公管班的刘瑞妍同学家住河南省巩义市,这是她加入巩义市瑞康医院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前说的话。按照巩义市“积极推进12-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工作”的要求,8月16日上午,她响应号召带弟弟去瑞康医院接种疫苗,恰巧那天赶上巩义市第四次全民核酸检测。她目睹了因检测人数众多、工作人员短缺造成的现场忙乱,便坚定决心,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她果断向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需要帮忙,我可以来!”

      在志愿服务期间,刘瑞妍主要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和“健康码”扫码注册。“接种疫苗之前要用智能手机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但是一些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不熟悉操作,降低了接种的效率,所以我就负责帮他们建立好个人电子档案”刘瑞妍说,除了这些,休息时间她也没有“闲”着,还主动参与疫苗接种后的留观工作。她仔细为留观结束人员的疫苗接种单盖上印章,严格把控时间,就如她自己说的,“必须三十分钟,健康面前一分钟也不能疏忽”。刘瑞妍说,看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青年代表高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她激动极了,内心有一股力量被点燃,她知道这力量是青年的热情与激情,是青年践行使命与担当的精神源泉。

刘瑞妍(右一)在疫苗接种点工作

      同样来自河南的胡一伟同学,也说了一句类似的话。

      胡一伟同学含蓄内敛,得知他积极参与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辅导员有点吃惊,“他平时比较内向,比较‘高冷’,很少主动与人交流,平时交谈也不敢注视对方眼睛。这次竟然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我真的有点意外。看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温热的火种需要被激发”。

      8月10日,他一早就来到了他“工作”的地方,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火车站。在这里,他第一次熟悉车站核酸检测流程,第一次面对来往车辆带来的巨大工作量,更是第一次感受到得到赞扬目光的满足与感动。临近中午,他注意到工作群中领导发来的当地高速路口卡点工作人员征集的通知,此时,他顾不上身体疲惫,义无反顾地在工作群中回复:“我可以去”,少少文字,透露果敢;小小身躯,彰显力量!

一伟(右五)在高速路口卡点

      由于工作人员紧缺,8月15日,他又去到集中隔离点,快速投入现场秩序维护工作,直到18号晚上隔离点最后一位隔离人员离开,他才松了一口气。5天后,他又行动起来,8月23日,他去到他所在的固始县段集镇街道办事处,帮助所在社区统计外地在本地的住户。8月24日,他又随街道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宣传国家反诈骗工作……风尘仆仆,初心不改。

胡一伟(右)在执勤点

      今年暑期,河南经受了暴雨和疫情的双重考验,而返乡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一抹抹鲜亮的“志愿红”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我愿意”

     在战疫前线,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自发组织,奋战在物资分发、社区防控等多条战线。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朱明远同学和滁州市定远县的郭士豪同学就是积极奔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两名青年大学生。

     早在7月17日,朱明远就已经投身河溜镇医院疫苗接种工作。他担任疫苗接种志愿服务队领队,维持疫苗接种秩序、到村入户摸排未接种人员。交流中,朱明远笑着说,“自己也曾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做这些真得值得吗?特别是很累又被误解的时候,真的很想放弃。但是,每每看到乡亲们露出舒心的笑容,我就更加坚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临近开学,朱明远同学犯了愁,他听说要求三号报到,但是他想五号再去,辅导员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假期这一段时间白天都在卫生院或者下乡当志愿者,跟家里人待的时间有点少,所以想在家多待两天陪陪家人。还有就是镇里的疫苗接种摸排第一针正在收尾阶段,还能去帮帮忙,出份力。”一个月的抗疫工作经历,他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以身作则,一个月的时间,黝黑了发肤,疲惫了身体,但是他说,“如果需要,我随时愿意再出发。但是我希望这一天不再有,因为我希望以后都没有病毒肆虐,每天都是幸福和平的好日子。”

朱明远(右二)与其他志愿者合影

怀远县河溜镇委员会对朱明远的表扬信

      “疫情防控,作为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应该身体力行,没有理由退缩,没有理由懈怠,我愿意去做志愿者。”这是郭士豪同学说服家人同意自己参加志愿服务说的话。他向所在地定城镇长征嘉园长征路居委会报到后,便走上工作岗位,每天上午八点至十一点半,是他的工作时间,主要负责所辖小区进出车辆和出入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核查。

      随着疫情防控的深入,当地陆续开展疫苗普及调查,他毅然加入其中。天公有时也不作美,时而烈阳高照,时而大雨滂沱,爬高层楼梯时的气喘吁吁,居民家前的漫长等待.....种种困难都曾让他皱起双眉,但是,最终他总是克服千难万难积极行动,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最后,工作圆满成功,他当初的执意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郭士豪(左)在核查登记健康码

      “我无悔”

      7月底,张家界市发生了大规模的疫情,好几轮的全员核酸检测让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骤然增大。杜梓楠同学是张家界市慈利县零阳镇人,由于父母是医务工作者,他更能直接体会到疫情防控的压力和辛苦,于是他主动要求参加志愿服务,加入到当地的全员检测任务中去。

杜梓楠(第一排左三)完成全员检测任务

     “每次检测有六百到七百人,工作量巨大,”杜梓楠介绍到,“我和同行的志愿者们甚至要工作到凌晨两点,工作完成才会安心回家。”有时候一些居民因个人疾病等原因需要入户检测,这时,他们需要顶着酷热的天气,穿着闷热的防护服,但还得带着细心热心的态度上门进行核酸检测。

杜梓楠(右一)在入户检测

      他说:“检测任务的繁重,临危受命的紧急,还有熬夜带来的疲惫,特别是厚重闷热的防护服真的让我记忆犹新,虽然确实很辛苦,但是被检测人员都积极配合,理解我们的工作,所以工作过程很顺利。作为大学生能在疫情防控中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汗流浃背、身心俱疲,我也无怨无悔。” 

      在危难来临之际,有些人闪躲了,怯懦了,屈服了,但总有这样一群人义无反顾,默默奉献着。即便高温酷暑,衣衫浸透,即使没有掌声,没有报酬,他们仍将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用一颗跃动着爱的心,完成着爱的传递,以微肩扛起责任,以坚韧诠释担当,以行动践行“我为百姓办实事”的宗旨,助力一线疫情防控,完美诠释青年的别样风采。(丁顺吉/文图  孙孝涧/编发  冯鑫/审核)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20526号

电话:0551--68129216   邮编:230038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